投稿  收藏 

基础信息

试卷类型
全真试卷
试卷年份
2018
试卷解析
有解析
关 键 词
华南理工大学 翻译硕士(MTI)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真题试卷及答案

内容预览

单项选择题
1.最能代表《诗经》创作成就和时代风貌的部分是( )。
(A)国风
(B)颂
(C)风和部分小雅作品
(D)雅
【正确答案】A
【试题解析】 《风》即国风,从不同方面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、劳动和爱情,表现了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,有着较强的现实性和人民性,是《诗经》中民歌的核心和精华所在,集中体现了《诗经》的创作成就,是最能体现《诗经》的创作成就和时代风貌的部分。《雅》大部分是贵族作品,小部分是民间歌谣,有政治抒情诗,也有宴会酬答诗,以歌颂和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基本倾向。《颂》都是贵族作品,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乐舞歌辞。故本题答案为A项。
2.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什么?( )
(A)科学与民主
(B)追求自由
(C)宗教改革
(D)人文主义
【正确答案】D
【试题解析】 文艺复兴指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思想文化运动。其核心是人文主义精神,提倡人性,反对神性,倡导个性解放,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,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。文艺复兴的本质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,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,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。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为但丁、达芬奇、莎士比亚等。
3.影响英国气候的因素不包括( )。
(A)海水环绕
(B)北大西洋暖流经过
(C)高山阻隔
(D)西风盛行
【正确答案】C
【试题解析】 影响英国气候的因素包括:①四周的海水使季节差异有所平衡、冬暖夏凉;②温暖湿润的西南风吹遍全国,一年四季如此,使气候温和;③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大不列颠群岛西海岸,使气候温和。
4.白居易的诗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浅显易懂、明白如话。( )是他的代表作之一,全诗描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。
(A)《琵琶行》
(B)《秦中吟》
(C)《长恨歌》
(D)《新乐府》
【正确答案】C
【试题解析】 《长恨歌》是白居易创作的长篇叙事诗,其前半部分描写杨贵妃备受唐玄宗的宠爱,后半部分写两人的生死离别及唐玄宗的寂寞相思。整首诗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,语言优美、人物形象鲜明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《琵琶行》是白居易所作的长篇叙事诗,通过描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,结合诗人的遭遇,控诉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。《秦中吟》《新乐府》都是自居易讽喻诗题材的代表作。
5.林语堂译《道德经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。他的英译《道德经》是成功的,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( )。
(A)林语堂国学底子深厚,能透彻准确理解原文
(B)英文地道、表达准确
(C)前人留有大量关于该书的资料可供参考
(D)不采用自由诗体传译
【正确答案】D
【试题解析】 The Wisdom of Laotse(《老子的智慧》)即是林语堂翻译的英文版的《道德经》,1948年由兰登书屋出版,是他在介绍中国文化方面的重要译作。林语堂英译时深得中国经典之奥旨,传达了汉典简洁灵性的文风。他翻译的《道德经》采用自由诗体英译,行文流水、晓畅自然。D项的表述错误,故为答案。
6.( )在翻译的语言问题上也作了一系列精彩的论述。他认为白话文“一无规则、二无体制”。
(A)鲁迅
(B)周作人
(C)郭沫若
(D)傅雷
【正确答案】D
【试题解析】 在翻译用白话文还是文言文的问题上,傅雷认为白话文“一无规则,二无体制”,不赞同瞿秋白“绝对的白话”,而赞同鲁迅“四不像的白话”。他认为需要从口语、文言、方言等处汲取营养。他提倡,再创造的“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,无生硬拗口之病”。
7.严复是我国翻译史上明确提出翻译标准的人,他在《天演论》卷首的( )第一段中指出译事三难:信、达、雅。
(A)《杂谈》
(B)《译例言》
(C)《序言》
(D)《开场白》
【正确答案】B
【试题解析】 严复在《天演论-译例言》中讲到:“译事三难:信、达、雅。求其信已大难矣,顾信矣不达,虽译犹不译也,则达尚焉。”
……此处隐藏14885个字……父亲认为这样的蝇头小利能够一直持续,却不知道一切事物都会改变。仲永的才智会随时间褪去,而他只在乎眼前利益的心态不改变,不让他学习知识,现在的一切利益与名声都将成为浮云。果然,几年之后,仲永泯然众人矣。 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,无论成功或失败,得志或失意,都无法永驻。推开窗望去,日升日落,云卷云舒。明天的太阳能驱散今天的乌云,也能成为烈日融化你细心堆起的雪人。你的心态决定你的人生,只有改变才会使我们跟上时间的脚步。既然一切都留不住,不如放手改变,拥抱一个全新的明天。
【试题解析】 【构思谋篇】 “每天太阳都是新的”这是寓意型的命题作文。新的太阳不是实指,而是指“新的生活”“新的一天”……这与王夫之的辩证发展观“变化日新”相似。“新”就是相对于前一天,有所不同,有所变化。社会的“新”,是科技的发展、社会的变革等;个人的“新”,可以是成功或进步,也可以是失败或挫折。这种“新”是每天都有的,不是大变、突变,而是微变、渐变。作文时可以从心态的改变这个小角度立意,展开论述。 【范文赏析】 文章开篇扣题,通过引述文题材料,揭示出改变心态的中心论点,接着引用了巴尔扎克的名言,并列举了苏轼、陶渊明的事例,摆事实讲道理,从正面论述了文章的中心,说明了改变心态的重要性;又从反面列举了方仲永的故事说明不改变心态的后果。最后,以形象化的语言和抒情性的呼告收束全文,使文章不但具有说服力,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。
 

阅读全文

阅读全文

下载文档

下载word文档

相关试卷

提示声明

  • 免责声明:本站资源均来自网络或者用户投稿,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:如有侵权联系删除!
  • 温馨提示:本文属于积分文章,需要充值获得积分或升级VIP会员,也可在会员中心投稿获取。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