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名词解释
(共30分,每个2分)
1、翅脉相
2、血淋巴
3、孤雌生殖
4、种群
5、迁飞
6、防治指标
7、农业防治
8、农药
9、驱避剂
10、毒性
11、病害三角
12、病征
13、致病性
14、转主寄生
15、胞囊(线虫)
二、填空题
(共40分,每空1分)
16、昆虫的咀嚼式口器包括______、______、______、______和______。
17、昆虫的体腔分为______、______和围脏窦。
18、完全变态的昆虫个体发育要经过______、______、______和______四个发育阶段。
19、昆虫的学名由______、______和______构成。
20、预测昆虫发生期的方法主要有______、______和______。
21、为害水稻的飞虱主要有______、______和______。
22、在比较药剂的毒力、毒性时,经常要采用______,否则不能代表大多数生物个体的反应情况。
23、按农药主要的防治对象分类,农药可以分为杀虫剂、______、______、______、______。
24、有机磷杀虫剂及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主要作用于______部位的神经冲动传导,对______活性产生抑制。
25、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:______、______、______和防治对象。
26、______是由卵菌引起的病害,造成了19世纪爱尔兰大饥荒。
27、植物病害与伤害的本质区别是______。
28、植物病害依据病原类型分为______病害和______病害。
29、病原物致病性分化中forma specialis一般简写为f.sp.,这是指______。
30、先杀死植物细胞和组织,然后从死亡的组织中吸取养分生活的植物病原物的营养方式称作______。
31、化学防治植物病害的原理包括______、______和______。
32、______法则是鉴定新的植物病害必须遵循的法则。
三、判断题
(共50分,每小题2分)
33、昆虫的成虫都具有2对翅。
34、昆虫的前肠和后肠是由外胚层发育而来的。
35、昆虫的越冬或越夏均由温度引起。
36、有效积温法则可用于预测昆虫的发生分布。
37、玉米螟的食性为寡食性。
38、粘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。
39、害虫生物防治就是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。
40、适宜稻褐飞虱大发生的气候条件是高温高湿。
41、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可有效控制棉盲蝽的危害。
42、水稻二化螟的一个重要防治关键时期是该虫的蚁螟盛孵期。
43、害虫几乎对所有合成化学农药都会产生抗药性;害虫抗药性是全球现象,抗性形成有地区性,主要取决于该地用药历史与用药水平。
44、杀虫剂中水溶性强的极性化合物,由于难溶于昆虫上表皮的蜡质,不易被上表皮吸收;故表现触杀作用很弱。
45、药剂对动物LD50越小,毒性越低。
……此处隐藏9592个字……斑通常星纺锤形,少数为圆形或长条形;病斑最外层为黄色的中毒部,内层为褐色的坏死部,中央为灰白色的崩溃部,两端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,称“三部一线”。
(2)稻瘟病的综合治理
①选用抗病良种。选用抗病品种应因地制宜,各地根据情况选用。培育抗病品种必须与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紧密结合。
②加强肥水管理。施肥注意氮磷钾配合应用,适当使用含硅酸的肥料(如草木灰)。施足基肥,早施追肥。灌水与施肥密切配合,开设明沟暗渠,降低地下水位;合理排灌,以水调肥,促控结合。分蘖期浅灌,移苗后排水晒田。
③搞好病残处理。收获时,对病田的病谷、病稻草应分别堆放,及早处理或销毁。
④种子处理。用抗菌剂浸种。
⑤药剂防治。根据田间预测和调查,注意喷药保护处于易感期的稻株及感病品种。叶瘟注意发病中心多施药,以预防穗颈瘟为重点,在水稻孕穗末期及抽穗期各施药一次。 60、害虫综合治理的主要观点和思想:
综合考虑生产者、社会和环境利益,在投入效益分析的基础上,从农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,协调应用农业、生物、化学和物理等多种有效防治技术,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以下。其主要特点是:不要求彻底消灭害虫;强调防治的经济效益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;强调多种防治方法的相互配合以及高度重视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。